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宫邮市-《国潮1980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1985年5月的邮票牛市中,像京城、沪海这样一线大城市的邮市,每天入市人数都达到一两万人,其人山人海的场面非常壮观,

    而在二线三线的中小城市,邮市里也一样高潮迭起。

    每天至少聚集着数百上千人,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,像个巨大的集贸市场。

    津门的一宫邮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    这里每日聚集的人差不多能有数千,在二线城市里已经算是拔尖的。

    “一宫”是简称,指的是津门的第一工人文化宫。

    很少有人知道,这里其实也是全国第一家工人文化宫。

    以1985年的情况而论,因为缺乏官方的认可,大部分城市的邮票市场不是集中在公园内,就是依附于国营邮票公司门口,或历史形成的邮人相对集中的地方,全都是马路市场。

    津门的一宫邮市也不例外,真正的交易场所并不在工人文化宫里面,而是在户外的小花园里。

    要是客观的说,津门邮市有两个独具特色的地方,和京城,或许应该说,和大部分地方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一是这里的交易环境比和平门集邮总公司的马路和好多了。

    因为地处过去的租界,周围不但都是洋楼,风景优美,花园里面也不像临街马路那么闹腾。

    至少不用一脚不留神,走下了马路牙子,再跟路过的车辆行人起了摩擦。

    二是这里参与炒作的主力军也和京城不大一样。

    京城的邮市基本上是由退休老人,家庭妇女,和社会闲散人员构成的。

    真正在职上班的人不怎么跟着起哄。

    而津门邮市的构成阶级,却多了不少年轻力壮的在职人群。

    这些人赚钱的欲望更迫切,投机的兴趣更浓厚,胆子也更大,炒起邮票来也就更凶。

    为什么会如此?

    是因为津门自古的财源是靠码头。

    津门有九条大河,南来北往的人都在这儿停,津门人自然见什么就学什么。

    再加上城小人多,而且城里没有稳定的居民阶层。

    吃不着俸禄的津门人,就得自己给自己找饭辙。

    那在这儿要想活好了,勤快、胆量和脑子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这种生存环境下的津门人,心眼子自然就活泛,不养懒人,更欺负老实人。

    所以还别看津门和京城只有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,但两个地方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
    京城人作为首府之都,长久以来生活相对稳定,人就本分,守规矩。

    没事就研究文化,琢磨政治,崇拜文化名人和权贵。

    津门人呢,成天被迫想尽办法讨吃喝,就过得粗,只能考虑当下,图得是个实惠。

    也就格外厌恶权贵名人,认为坐享其成丢人,既不愿意也没办法去墨守成规。

    这种源于解放前的遗风,正是这个城市根深蒂固的个性,哪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还依然存在着。

    于是当全国的邮市一走牛,许多津门人就都不上班了。

    他们敢于请假,勇于旷工,甚至不怕跟领导打擂台,泡蘑菇,每天都不错眼珠地泡在这里。

    想想就知道,本来城市因为差着级别,津门的工资就比京城低,一个人一个月才挣几十元钱。

    那几版邮票几经倒手就可以赚到一年的工资,干这个不比上班强太多了!

    所以说,津门邮市上的这些人对炒邮票的热衷,不但不逊色于京城。

    甚至从局部来看,兴许热情还超过京城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像受宁卫民的委派,从京城开车一路颠簸而来的“皮尔卡顿高管团”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宫这地方,才一下车就被这里的人给拍唬住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还没进花园真正的交易区呢,就被老么些个聚集在门口的空地上的“蘑菇队”给缠上了。

    这帮人都是职业黄牛,成天守在邮市的最外围,叼着烟卷,游来荡去的寻找猎物。

    职业习惯就是,有枣没枣,先打一竿子再说。

    只要见有人带个包什么的,就会烟卷一丢,呼啦啦围上一堆,舌灿莲花的揽生意。

    就别说今天看见这四个西服革履坐小车来的京城人了。

    傻子也知道油水多,能不争抢嘛。

    “大哥,有票吗?高价收!”

    “大哥,有货吗?咱聊聊好吗?”

    “猴票,猴票,五百二一张,五百二一张!你老多少要多少!”

    “京城人?看你们车牌子京城来的吧?哎哟,荣幸之至啊。大老远奔津门来,是想出点什么好货吗?嗨……嗨……别走呀,露露宝,咱好好聊聊!真有宝贝,你随便开价啊,我都给你包圆了……”

    好家伙,那真像一群野狗一样,恨不能从人身上立马叨下一块肉去。
    第(1/3)页